泉州市区天气预报 昨天多地破12月高温纪录今降温
原标题:泉州市区天气预报 昨天多地破12月高温纪录今降温
昨天上午,泉州泉州很多赶着上班的市区小伙伴们都被天空中突然出现的一片奇怪的云吓到了。这片云与众不同之处是天气有一条很直且清晰的边界,确实罕见。预报不少市民发朋友圈询问这是昨天不是雾霾分界线,更有市民以为和前天的多地火灾有关。
泉州市气象台分析,破月这片云不是高温雾霾分界线,也与火灾无关。纪录今降泉州一中地理老师陈华彪告诉记者,泉州这片云一侧是市区高云族中的卷云(包含毛卷云和钩卷云),另一侧像一张布幕展开的天气是中云族中的高层云。高层云云底呈均匀幕状,预报常有条纹结构和纤缕结构,昨天偶尔呈悬球状,多地分布范围较广,常遮蔽全部天空,颜色为灰白或灰蓝。云层较薄时,隔观日、月轮廓模糊,如隔一层毛玻璃,为透光高层云;云层较厚时,完全看不出日、月的位置,为蔽光高层云。高层云分界线的一个形成原因是一大片暖空气撞上一片冷空气的结果。
昨天泉州市在西南气流的控制下,继续维持阳光明媚微风徐徐的好天气,午间的暖阳照在身上,给人一种置身春日的错觉。记者从泉州市气象台了解到,昨日泉州市区最高温为30.1℃,晋江达到30.4℃,崇武为27.6℃,德化境内九仙山为21.2℃,四地均打破12月高温纪录。
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冷空气来临之前,气温反常变暖,有时甚至闷热难耐,让人产生季节转换的错觉。气象学上称这样的天气现象为“锋前增温”,加上昨天天空状况好,云量少,因此气温异常升高。从昨天夜间起,受冷空气渗透南下影响,泉州沿海风力增加,山区局部乡镇有小雨。今天白天全市以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缺少了阳光的照拂,日最高气温下降明显。在此提醒大家多多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预计今天泉州气温18℃~22℃,沿海风力总体来说也比较大。本周冷空气的活动比较频繁。预计7日又将有新的冷空气影响泉州。市民要注意在气温较低的夜晨做好御寒工作。(记者 杜妮娜)
泉州市区天气预报:
5日,阴,18到22℃,沿海东北风5~6级
6日,小雨,18到25℃,沿海东北风5~6级
7日,小雨转多云,14到22℃,沿海东北风6~7级
8日,多云,13到18℃,沿海东北风6级
9日,多云转小雨,14到17℃,沿海东北风6级
10日,小雨转多云,14到18℃,沿海东北风6级
11日,多云,16到22℃,沿海北风4级
(责任编辑:百科)
-
“苏超”四强诞生,一齐被淘汰出局的“苏北四虎”究竟差在哪儿?
10月8日晚,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1/4决赛全部结束。南通、南京、无锡、泰州晋级四强,“苏北四虎”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则悉数出局。赛前被视为实力最接近的一场对决在盐城队与无锡队之间 ...[详细]
-
海峡网12月13日讯 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 通讯员 黄颖鹏 文/图)身家多亿,妻子和儿子在香港,女儿在英过留学,投资多领域,开豪车……多年来,来 ...[详细]
-
来源:参考消息朝鲜10月10日晚在首都平壤市中心的金日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画面显示,援俄部队方队通过阅兵广场。新闻多一点朝鲜举行盛大阅兵式朝鲜10日晚在首都平壤市中心的金 ...[详细]
-
来源:参考消息朝鲜10月10日晚在首都平壤市中心的金日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画面显示,援俄部队方队通过阅兵广场。新闻多一点朝鲜举行盛大阅兵式朝鲜10日晚在首都平壤市中心的金 ...[详细]
-
中超还剩下4轮的情况下,中超前3的球队,只能是全胜,才有可能夺冠, 基本上输一场,就有可能掉队了。目前冲刺阶段,球迷认为海港压力是最多,因为他们是3个客场,特别是最后一轮客场打大连英博,人家可是6万多 ...[详细]
-
雷速体育10月9日讯 做客北京体育《足球100分》栏目时,前国安球员张晓彬谈到国安前主帅塞蒂恩,张晓彬表示,塞蒂恩不尊重国安的历史,不尊重国安对于北京这座城市的意义,让球队错失争冠机会,真的为目前国安 ...[详细]
-
当地时间10月10日,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重点就加沙地带局势最新进展进行了讨论。双方围绕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情况及确保协议全面落实的机制和途径交换了意见。穆 ...[详细]
-
近日,搭乘29路公交车的乘客发现,车上设置了一个特别座位——“哺乳专座”,墨绿色的布帘将座位围起,形成了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这个贴心服务受到许多宝妈点赞 ...[详细]
-
近日,博主“疯狂女篮”更新动态称,李梦或将追随韩旭步伐开启留洋。消息一传出,引来了球迷以及媒体的热议和关注。此前的女篮亚洲杯上,中国女篮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最终仅获得了季军。对于球队获得这样的成绩,中 ...[详细]
-
陈自卫夫妇是福建泉州南安市官桥镇东头村的村民,丈夫患有骨刺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深受智力障碍困扰。原本深陷困境的一家人经过努力实现脱贫,夫妻俩做出了一个让大家竖起大拇指的决定—&mda ...[详细]